說到修約,我們會想到口訣:“四要舍,六則入。五后有數需進一。五后為零看左邊:若是奇數加上一;若為偶數全舍去。”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修約。
什么是有效數字呢?
⑴有效數字是指在分析和測量中所能得到的有實際意義的數字。測量結果是由有效數字組成的(前后定位用的“0”除外)。
例如 測量結果1.1080g,組成數字1、1、0、8、0都是實際測讀到的,它們是表示試樣質量大小的,因而都是有實際意義的。
⑵有效數字的前幾位都是準確數字,只有最后一位是可疑數字。
例如前述的1.1080, 前幾位數字1、1、0、8都是稱量讀到的準確數字,而最后一位數字0則是在沒有刻度的情況下估讀出來的,是不準確的或者說可疑的。
⑶有效數字是處于表示測量結果的數值的不同數位上。所有有效數字所占有的數位個數稱為有效數字位數。
例如 數值3.5,有兩個有效數字,占有個位、十分位兩個數位,因而有效數字位數為兩位;3.501有四個有效數字,占有個位、十分位、百分位等四個數位,因而是四位有效數字。
⑷測量結果的數字,其有效位數反映了測量結果的精確度,它直接與測量的精密度有關。這也是有效數字實際意義的體現,是非常重要的體現。
例如 前述例子中,若測量結果為1.1080g,則表示測量值的誤差在10-4量級上,天平的精度為萬分之一;若測量結果為1.108g,則表示測量值的誤差在10-3量級上,天平的精度為千分之一。
有效數字位數的確定原則
在確定有效數字位數時應遵循下列原則:
⑴數值中數字1~9都是有效數字。
⑵數字“0”在數值中所處的位置不同,起的作用也不同,可能是有效數字,也可能不是有效數字。判定如下:
① “0”在數字前,僅起定位作用,不是有效數字。
例如 0.0257中, “2”前面的兩個“0”均非有效數字。 0.123、0.0123、0.00123中“1”前面的 “0”也均非有效數字。
②數值末尾的“0”屬于有效數字。
例如 0.5000中, “5”后面的三個“0”均為有效數字;0.50中, “5”后面的一個“0”也是有效數字。
③數值中夾在數字中間的“0”是有效數字。
例如 數值1. 008中的兩個“0”是均是有效數字;數值8. 01中間的 “0”也是有效數字。
④以“0”結尾的正整數, “0”是不是有效數字不確定,應根據測試結果的準確度確定。
例如 3600,后面的兩個“0”如果不指明測量準確度就不能確定是不是有效數字。測量中遇到這種情況,最好根據實際測試結果的精確度確定有效數字的位數,有效數字用小數表示,把“0”用10的乘方表示。如將3600寫成3.6×103表示此數有兩位有效數字;寫成3.60×103表示此數有三位有效數字;寫成3.600×103表示此數有四位有效數字。
此外,pH、pK等對數值,有效數字的位數為小數點后數字的位數,如pH 為1.30、pKa為11.85的有效數字位數均為兩位。